查看原文
其他

欧丽娟:李商隐的幻灭感绝望

星夜长街 星夜长街
2024-10-30

今年3月,读了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的《唐诗可以这样读》。分六篇文章做一点摘要。根据欧老师的章节编排,每篇讲一个诗人和一首诗。


No.1 陈子昂 的 批判性继承

No.2 王   维 的 寒暄式孤独

No.3 李   白 的 超越型才华

No.4 杜   甫 的 典雅派爱情

No.5 白居易 的 精致化平实



李商隐·锦瑟


锦瑟无端五十弦,

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
庄生晓梦迷蝴蝶,

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
沧海月明珠有泪,

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
此情可待成追忆,

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
李商隐是唐诗的压轴,《锦瑟》是他一生歌咏的代表作。


李商隐一生都困在牛李党争的复杂处境之中,在夹缝中求生存,饱受有苦难言之痛。他为人纤细、敏感、执着、多愁的感伤性格,与前面几位诗人的性格完全不同。


《锦瑟》实质上是一首由李商隐所创的“无题诗”,可以隐藏创作主旨。宋代以来,对《锦瑟》的诠释超过十种,归纳起来有五个范畴。


五个范畴分别是:单纯咏物、和政治相关、和情感相关、和创作心法有关、和自我感伤有关。



欧丽娟教授写道:


以上这些说法,很难说哪一种是“标准答案”,但我们认为,从整首诗的意象特点、意境特色,都是指向这是李商隐年近五十岁时,所进行的一场人生总回顾。


“总回顾”意味着并不是针对哪一个特定的人、事、物,而是一种整体的,包括所有一切在内的感受,因此全篇处处弥漫着一股苍茫迷蒙的意境。


尤其这首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临终的前夕,可以说《锦瑟》是诗人亲手撰写,为自己盖棺论定的墓志铭,而整篇墓志铭的主旨就是那一份美丽与哀愁的心灵。


“晓梦”和“锦瑟”是专属于李商隐的专利。


在《全唐诗》里,“晓梦”共出现21次,李商隐就占了4次。“晓梦”就是清晨破晓时所做的梦,特点是短暂而清晰,正道出了追忆平生时,那记忆犹新却又稍纵即逝的感受。


在《全唐诗》里,“锦瑟”共出现11次,李商隐就占了4次。“锦瑟”美丽高贵,作为乐器本为悲哀的象征,代表了柔美深情的心灵,美丽的同时渗透了悲伤的泪水,成为诗人反复致意的象征。



在诗句中,李商隐化用了“庄周梦蝶”“望帝化鸟”“鲛人泣珠”“蓝天美玉”的典故,运用超现实的神话传说,实现了迷离不清的晕染效果,呈现出“追忆”的特质。


诗人面对如此兼具美丽与哀愁的锦瑟时,心中所兴起的,竟是一种难以理解而充满疑惑的无端之感。


原来整个一生悲欢离合的经历与喜怒哀乐的遭遇竟然都是无法解释,也无从究诘,更欠缺理性的答案;


一切都是冥冥中一股无名力量的展现,它隐身在茫昧之中,随意拨弄命运的齿轮,于是被迫启动并不断向前展开无常的人生,“存在”的本身就是一切的解答。


至于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,意思应该是:


这些感受不必等到时候成为追忆才觉得珍贵,在当时就珍惜不已,可是又因为知道一定会失去,在那预知必然失去的当下,拥有的幸福与失去的恐惧融为一体。越想要握在手里,越感到它的模糊不清与虚幻不实。


李商隐非比寻常的特殊模式,非常接近于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。李商隐的诗里充满了太多的受虐意识和自怜情绪,总把自己设定在无可奈何、软弱无力的状态,形成了一种习惯于绝望的心态。


这是李商隐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格。《锦瑟》可以说是他最后一次,也是最优美动人的一次,对他的生命观所做的表白。


(系列配图均出自台剧《我可能不会爱你》)

(系列更新完毕)
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星夜长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